中元节的文化核心是孝不是鬼营养
2021年01月15日 • 药膳食疗 • 阅读 0
中元节的文化核心是孝不是鬼!
七月十五,道教称为中元节,佛教称为盂兰盆节,民间俗称鬼节、七月半。但是。
你知道中元节吗?
就是鬼出没的日子。
中元节,每年农历七月十五,在十四日晚上回家的路上,小伙伴们就能看到一派香火缭绕的景象了,满满的都是港台恐怖片的即视感啊,有没有?但是!心里打颤的小伙伴们~你们知道吗:七月十五的核心可不是“鬼”而是个地地道道的“孝”日!
源根。
儒家的孝文化。
起源篇。
我们都是传说。
道家经典。
三官崇拜。
道教的中元节既是道教的节日,也是使之成为民俗节日。东汉时道教,定下三会五腊日,五腊日主要的内容是祭祀先祖。道教初起时有三官崇拜,即天官赐福、地官赦罪、水官解厄。地官所管为地府,七月十五,地官的生日,检验诸路鬼众的地府官自然成为人们出资设斋为祖先求冥福,请地官赦免罪过,早升天堂的固定节日。
佛家传说。
目连救母。
七月十五日又是佛教盂兰盆节。盂兰盆乃梵语音译,原义是解倒悬。传说佛的徒弟目连,苦於其母生前作恶,被罚下地狱深处,无由解脱,去问佛有什麽解救法门,佛告诉他,於僧徒解制日(在中国是七月十五)斋僧,可救鬼魂脱离地狱之苦。后来形成设斛食祭鬼的习俗。
由于儒、释、道三教合流的日趋明显,民间将佛教的“盂兰盆会”与道教“中元地官节”与中国传统对祖先鬼魂崇拜融和在一起,形成了在民间成为最大的“鬼节”例行中元祭祖、祀孤魂、超度亡灵、设食祭鬼的活动。
而有些地方,在7月14日过,据说是因在宋朝末年,人们正准备过节的时候,元兵突然入侵,因此只好提前一天祭祀祖先,节日就这样提前了。
发展。
魏晋南北朝。
十分盛行。
唐朝。
宫廷内仍盛行盂兰盆会《唐六典》规定中上署七月十五进盂兰盆。武则天倡导佛教。
明清。
盛行于南方。
20世纪20~40年代。
此时,中元节远比“七夕”“清明”更热闹。人们仍保留了祭祖先、荐时食的习俗。抗战胜利后,各寺庙还曾为“抗战阵亡将士”普渡求福。
20世纪50~70年代。
被认为是宣扬封建迷信,逐渐边缘化,一度被取缔。
改革开放后。
传统节日回归,但中元节却被冷落了。
2010年5月18日。
中国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,香港特别行政区申报的“中元节(潮人盂兰胜会)”入选,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民 俗。
各地风俗。
1、老北京;吃七色菜,还有吃七种食物之说,古人认为7是生命之数,人死了也以7为周期停灵送葬。做大型法会,抗战胜利后,北海公园天王殿每年中元节都举办大型公祭活动,以纪念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们。
2、河南省:商丘县中元祀地官时,悬挂纸旗于门口。孟津县中元节放风筝。郲县七月十五日在门前画一灰圈,圈内纸公以祭拜祖先。
3、浙江省:嘉善县以中元下雨为水稻丰收之兆。桐庐县民中元节晚上鸣锣撒饭于野,称之“施食”浙东的盂兰盆会,请廿四位老太太“走八结”一边念经但在看了样片后。天台中元节吃“饺饼”又有放路灯的习俗。
4、河北:祭祀祖先,打扫墓地。并持麻谷至田梗,称为“荐新”以蒸面羊赠送儿孙。
不管怎么说,中元节文化虽与祭祀相关,但是从中元节的传说中来看,可深切体认到中元节的祭祀的重要意义还是在于孝,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和发扬推己及人,乐善好施的义举。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,很有人情味的存在。所以,都已经处在新时代的小伙伴们,也应该跳脱鬼神的角度,敬孝先人,感恩父母,相亲相爱吧。
中元节追思祭语。
今天是2017年9月5日。
农历七月十五。
中元节。
让我们一起为逝去的亲人。
点一盏心灯。
寄托无尽的哀思与怀念。
祈求家族兴旺、子孙平安。
祝远在天堂的亲人们。
一切安好!
一捧菊花哀思寄。
两行清泪腮边淋。
遐想亲人在世时。
其乐融融人相亲。
但愿天国无疾病。
快快乐乐每一春。
保佑家人都健康。
幸福快乐笑声闻。
清酒一杯。
盛满了对亲人的思念。
菊花一朵。
包裹着对逝者的挂念。
泪水千行。
寄托着对往昔的回想。
青烟缕缕。
飘荡着对祖先的悼念。
中元节到了,愿逝者安息。
中元节,燃一炷香。
捎去对逝去亲人的思念。
寄去想必须牢记“六民”要旨对他们说的话语。
送去对子孙祈祷的心愿。
带去那些纷飞的祝福和梦靥。
逝去的亲人啊。
愿你们无忧无虑,一切安好。
点一盏心灯。
照亮天堂的路。
让天堂的故人不再孤冷。
送上对故人的缅怀之情。
逝去的亲人们。
永远难忘我与你们相处的岁月查看更多相似文章。
你们的音容相貌至今历历在目。
仿佛就在昨日。
逝去的亲人们。
天堂里一定很美。
肯定比这个世界还要美。
那里。
风景怡人,四季皆春。
瓜果飘香,禽畜兴旺。
那里。
家庭和睦,邻里和谐。
欢歌笑语,生活甜蜜。
惟愿您们在那个世界过的幸福如意。
西宁医院白癜风哪好成都阳痿医院预约挂号
西安哪家治疗妇科医院好